继昨日宝洁被指侮辱女性冲上热搜后,今日下午,女性卫生护理品牌#洁婷道歉#也被网友“送”上热搜,截止到发稿为止,阅读量达到8000万。
洁婷在声明中称,近期,洁婷微博发布的广告模特使用安心裤的照片给大家带来不适,在此真诚地表示抱歉!
但很多网友并不买账,因为近期不尊重女性的品牌营销不在少数。
又一女性品牌因为不尊重女性被“送”上热搜
3月21日国际睡眠日,洁婷品牌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洁婷安心裤的推文,在推文配图中,一名女性正在安睡,但拍摄角度却对准了其穿的安全裤,令人感到极度不适。
有网友爆料该广告图片侮辱女性,经过几天发酵,洁婷删除该广告并于今日在微博就此发布道歉声明。
洁婷在声明中称,“近期,洁婷微博发布的广告模特使用安心裤的照片给大家带来不适,在此真诚地表示抱歉。此次事件反映出我们的内容及审核流程存在漏洞,我们已启动内部程序,优化管理。我们深刻认识到,对于传播内容,要坚守洁婷品牌价值观,担负社会责任,管理好第三方运营机构,不能有丝毫疏忽。”
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在微博表示不接受道歉,这明显是大把赚着女性的钱然后侮辱女性,麻烦带点脑子。
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对此表示:与其如此“抱歉”,不如真正严管。营销中打擦边球,在内容创作和审核时三观不正,用低俗当亮点,用恶意营销来博眼球,拼流量,缺乏对女性最基本的尊重,那么品牌形象受损和受到公众批评就是必然。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,用心去做产品,做传播、才是赢得消费者青睐的正路。
消费女性换流量,大可不必
实际上,这已经是近日第二次女性品牌涉嫌侮辱女性了。就在昨日,宝洁品牌官方微信公众号“宝洁会员中心”发布了一篇题为《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?不信闻一下!》的文章,紧接着#宝洁被指侮辱女性#话题冲上热搜,虽然品牌方迅速致歉,但是网络对于宝洁的质疑依然难以平息。
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,很多品牌为了能够“脱颖而出”,常常都会倾向于采用噱头营销的手段进行产品推广,因为这极易引发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转发和讨论,从而成为热点话题。但是如果尺度把握不好,就会适得其反。
去年,全棉时代就因一条“女子卸妆变丑吓跑尾随男子”的广告,而被骂上了各社交平台的热搜;三八妇女节,著名洗发水品牌潘婷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支广告,文案“潘婷去‘女’字旁变“潘亭”,被网友质疑弱智,为何特意去性别化;10月底,膜法世家也因绿豆面膜广告语“女人就爱清清白白”,被指消费、歧视女性,打性暗示擦边球;今年3月份,“连续6年销量第一”的Ulike蓝宝石脱毛仪,也因“低俗擦边球”、涉嫌物化女性遭深圳市监管部门立案查处......
低俗的广告营销确实能带来话题效应,博人眼球,但并非上策。作为女性为主要消费者的品牌却以消费女性换取流量,实在不应该。在“她经济”崛起、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,消费女性、打擦边球等无底线营销早已不再是流量密码。
把低俗当创意,得不偿失
《广告法》早已明文规定,广告宣传中不得含有民族、种族、宗教、性别歧视的内容。除此之外,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也明确规定,“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”。
很明显,无底线营销不是破圈的根本,短暂博眼球的广告内容不仅触及道德红线,还会损害品牌形象。有些品牌利用性暗示、打色情擦边球、消费女性、性别歧视.....一再物化、消费、贬损、侮辱女性,将下流当风流,把恶俗作有趣,最终会被争议反噬。
但值得欣慰的是,也有越来越多敢于为女性发声的品牌,用一己之力消除社会对女性的偏见,还有不少品牌借助女性独立自主等正面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。
比如英国卫生巾品牌bodyform提倡让“姨妈”正常化理念;力士推出新品牌使命,鼓励女性挑战陈规定型观念并摆脱他人的评判;片仔癀化妆品联合新世相公众号发起“向上电台”,致敬女性力量;芭比布朗公开发表支持女性独立......
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,消费观念和趋势不断变化,女性在消费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。作为日化产业营销的重点人群,女性对品牌的要求早已不仅仅只是停留于产品。对于品牌而言传播固然重要,但这不是进行无底线广告营销的借口,“消费”女性或许能获得短暂的关注,但打磨好产品、传递积极价值观与正面形象才是推动品牌走得更远的路径。